省政协委员王棣:科学编制安宁河谷区域乡村国土空间规划 引领安宁河谷区域高质量发展

来源:四川致公    日期:2022-01-20   人气:142

打破县域内行政区划和建制界限,以片区为单元编制乡村国土空间规划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的先导性、基础性工作。安宁河谷区域自然条件优越、资源禀赋独特,是省内仅次于成都的第二大平原,但安宁河谷流域的保护与发展空间重叠、城镇开发边界与稳定耕地矛盾等问题突出,乡镇规划编制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

为此,省政协委员王棣建议:

01建立健全统筹协调沟通机制安宁河谷地区行政区域包括凉山州和攀枝花市大部分区域,目前省上尚未编制安宁河谷发展专项规划,两市州在交通补助、土地指标、产业发展、精准扶贫等政策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需要建立健全省级统筹协调机制,市州之间、县与县之间、乡镇之间建立健全沟通机制,从全流域生态化、资源化入手,对规划区内产业发展布局、生态环境保护、各类支持政策等实行统筹协调,达成相应的空间协同规划约定,包括边界生态红线和跨界交通通道的衔接,以及基础设施空间共享等约定,做好规划区域内的三区协调和产业协调,确保一张图规划落地。02明确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重点

一是合理确定片区发展定位和规模。整合各类资源要素,统筹兼顾、合理进行片区划分工作。结合人口变化、资源承载、产业发展等因素,合理确定片区发展定位和发展规模。二是引导城镇开发边界、线性基础设施和农村居民点沿山布局。统筹安排线性基础设施共用廊道,引导项目邻山建设,同时通过政策激励和加强沟通等方法,引导城镇开发边界、河谷中部农村居民点逐步向沿山缓坡区域聚集。三是全面提高耕地数量和质量。采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建设高标准农田的方式,对现有存量建设用地进行盘活整理,对河谷地区的现有耕地进行整治。通过坡改梯工程提高耕地质量。四是全力做好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严格按照《饮用水源地保护条例》和保护区分级保护的管控要求,实现严格的负面管理清单,做好饮用水源地周边的项目布局。五是分层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中心镇主要配置小学、二级乙等医院、人民法庭、消防站和自然资源所等设施,中心村主要配置幼儿园、警务室、卫生所和日间照料中心等设施。六是塑造地域空间景观特色。塑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民居聚落,提出对农房建设进行管控、对现状村落空间景观进行清理改造的措施等,加强生态系统修复和农村环境整治。七是强化产业用地保障。保障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合理用地需求,重点保障乡村产业发展和公益事业项目用地,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建设用地规模、结构和布局及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

03完善规划公众参与制度

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的涉及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的各个部门和社会主体,建立贯穿规划编制、规划实施和乡村治理的公众参与机制,实现开门做规划。要进一步探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配套政策、集中居住激励政策、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为进一步保护安宁河谷优质宜农土地资源,引导村民向山边聚集,向集中居民点聚居,进一步优化城乡建设用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