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郑鈜:建议设立“应急管理”一级学科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日期:2020-05-25   人气:139

今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四川省委副主委、西华大学副校长郑鈜提出建议:建议设立应急管理一级学科。

 

郑鈜告诉记者,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是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但是,目前我国应急管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还存在很大的困难和障碍:

一是学科及专业设置较为混杂。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涉及应急管理业务的相关本科专业中,应急技术与管理专业属于工学门类的安全科学与工程类”(0829)一级学科,应急管理专业属于管理学门类的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一级学科,消防工程安全防范工程抢险救援指挥与技术火灾勘查等专业属于工学门类的公安技术类”(0831)一级学科,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属于理学的地质学类”(0708)一级学科。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最近的文件显示,应急管理将作为管理学门类中公共管理”(1204)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招收硕博研究生。这带来了显著问题,公共管理学科知识体系相对偏软,本身在应急管理领域的专业基础较为薄弱,在过去就难以对接和容纳广泛存在于安全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安技术以及地质学等相关学科的学生和知识,未来也很难满足更为庞大、复杂的应急管理实践需求。

二是学科建设目标不清晰。自20183月我国组建应急管理部以来,国内高校陆续加快了应急管理学院的建设步伐,但是依托的既有专业、学科、院系等各不相同。依托管理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的高校数量较多,依托公共管理等的高校数量较少。从这些学校的应急管理学院和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内容来看,差异也较为明显,这不但不利于我国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应急管理学科,而且难以培养出高质量、符合我国应急管理事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三是学生数量明显不足。受专业目录和学科发展目标的限制,目前国内高校每年招收的应急管理专业本科和研究生数量较为有限,每校每年仅招60人左右,每年全国毕业人数仅400人左右,明显难以满足有关部门、企业和社会需求。

随着全社会对应急管理的内涵认识日益加深,社会对应急管理人才需求不断增长,应当对应急管理学科进行科学定位。鉴于应急管理涉及管理学、法学、工学、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具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等现有一级学科不能涵盖的独特研究对象、知识体系以及专业、技能、素质要求,为此,郑鈜建议:

第一,将应急管理作为融合性的新兴学科,作为管理学学科门类的组成部分,列为与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工商管理(1202)、农林经济管理(1203)、公共管理(1204)、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1205)、物流管理与工程(1206)、旅游管理(1209)等并列的一级学科。

第二,在应急管理一级学科之下,进一步凝练二级学科,可考虑设置应急管理与技术、应急科学与工程、应急救援与指挥、应急信息安全与管理、应急法规与政策、应急产业管理等二级学科,探索建设完整的学科建设体系和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有多领域专门知识和较系统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