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委员唐浩:抢抓微短剧新赛道 助推四川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日期:2025-02-17   人气:445

2025年四川两会举行期间,四川省政协委员、致公党四川省直工委副主委、 明阳集团董事长唐浩带来了他的提案“关于抢抓微短剧新赛道推动 助推四川省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四川省政协委员唐浩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据《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预估,2024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将达504.4亿元,同比增长34.90%,有望首次超过内地电影票房。预计到2027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网剧、短剧的兴起为各地影视文化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众多地方政府已将微短剧产业列为地方数字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并通过一系列积极举措助力发展。

唐浩说,相较于国内一些影视产业发达地区,四川省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产业扶持政策尚有短板。四川影视产业扶持政策仍主要围绕传统影视,对微短剧等新模式缺乏定向支持,相比其他省市相关政策有待更新。比如,上海出台资助网络影视剧项目的细则,采取申报形式对网络剧的剧本、拍摄等进行补贴。山东按网络剧的平台分账、购播交易额、播放量或热度值等指标,给予不超过200万元的奖励。重庆推出了《重庆市推动网络影视剧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到将推进“微短剧+”创作计划,打造涵盖文化旅游、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都市生活等各领域的微短剧 IP 矩阵,开展了“跟着微短剧去旅行”主题创作活动。重庆开展“跟着微短剧去旅行”活动,引导拍摄、制作一批“微短剧+文旅”作品。四川省仅郫都出台了扶持政策,其他区域政策力度较弱,缺少针对剧本、制片、发行等方面的专项支持政策,吸引力明显不足。

二是“一站式影视拍摄服务”未能完全实现。四川本地从事影视产业服务企业较少,道具、烟火、效果、服装、灯光等服务专业化水平较低,致使来川拍摄的公司拍摄成本较高,影响剧组拍摄进度,与其他地区服务有较大差距。比如,重庆打造了影视拍摄一站式服务平台,免费为市内外影视单位、摄制团队提供4大类及100余项咨询和协调服务。

三是微短剧产业规模偏小,撬动其他产业的能力不足。四川省影视城以及影视棚承载力不足,接待剧组的能力不足,影视产业与成都丰富的文化资源、旅游资源、科技产业等融合联动不足。淘宝与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合作推出“浙里好看·淘好短剧”扶持计划,通过挖掘浙商创业故事进行带货。

为此,四川省政协委员唐浩提出了四点建议:

一是抢抓微短剧新赛道,提升四川影视产业竞争力。将影视产业作为四川重点发展产业,聚焦微短剧发展新需求,出台相关促进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以及更细分的政策来进一步促进微短剧等新兴内容形式的发展。参照国内其他地区政策,对内容创作、优秀项目、摄制服务、消费体验、科技支撑等方面,出台专项扶持政策,打造“四川拍摄”品牌。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设立四川省影视产业专项基金,支持微短剧产业的全面发展,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放大资金杠杆效应。基金在除了追求影视作品作为产品属性的市场票房回收能力之外,还应助力行业和事业的引导,多产业的融合,孵化多样性。同时,优化《四川省重大文艺项目扶持和精品奖励办法》,提高奖励标准,简化申报流程,激发创作热情。

二是积极支持和扶持影视企业发展。支持成熟影视城企业联合落地,大力推动服务配套企业发展,完善“一站式影视拍摄服务”,采取“0租金”“税收减免”等政策,吸引影视产业的优秀项目和成熟企业落地。出台影视产业专项用地政策,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允许将流转用地与工业用地纳入影视城规划建设用地范围,探索利用空置园区打造影视城。依托四川独特文化资源,如三国文化、古蜀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等打造差异化影视基地。同时根据网剧、短剧拍摄需求,在成都周边人流相对较少的景区设立专门拍摄基地,打造适合微短剧拍摄的新场景,同时为游客提供新的旅游体验。搭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影视拍摄服务平台,整合资源,提供便捷服务。

三是大力发展“微短剧+文旅”模式。微短剧需要地方文旅从宣传片思维转变成用故事片讲地方品牌,鼓励四川省各地文旅和宣传部门加强对平台公司、景区、品牌企业、本地生活的MCN机构和特色服务商家等的统筹,积极挖掘当地文化和景点资料,围绕文旅关联人物、文博文物展示、地方发展现状等故事线,开展本土影视制作与投资。同时,积极支持微短剧中运用川菜、川剧、川景、峨眉武术等内容,鼓励四川企业在热播微短剧中植入品牌内容。用好微短剧制作短的特点,抓住大众情绪和可供营销的话题及时跟进文旅热点。

四是促进四川影视科技发展。数字赋能将是微短剧的未来,四川省应结合当下大力发展的数字文化产业,积极支持数字人、元宇宙、虚拟摄制、云端制作等影视科技发展,利用新技术创新影视创作、制作和观影方式。引导高校和职业院校加强影视相关学科建设,增设影视业发展急需专业,推动优秀青年影视人才孵化储备,积极培育影视产业专业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