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专题】省政协委员温雪倩建议:唱好文旅双城记 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来源:四川致公    日期:2021-02-02   人气:151

文旅双城记,不仅是巴山与蜀水的融合,更是巴风与蜀韵的融合,传统与时尚的融合。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进以来,两地间文旅部门(企业)签定了部分合作协议,融合协同创新,取得了积极成果。在唱好双城记、建设经济圈和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在疫后文旅产业和文旅消费快速复苏的关键时期,找准突破点,下好真功夫,省政协委员温雪倩建议要多方面协同创新,让文旅双城再引领经济圈发展。

 

一、品牌协同,做靓新名片

创新一个营销品牌。以成渝地区双城协同发展为出发点,创造双城融合新营销品牌。天府三九大,安逸走四川山水之城,美丽之地两个文旅口号已深入人心。唱好文旅双城记,可以有一个新的文旅口号,统揽两省(市)文旅全局,统一全球推广,让全球游客能将川渝两地作为同一个旅游目的地,情归巴山蜀水,梦系巴风蜀韵。

做强一批区域文旅品牌。基于成渝地区双城产业特点,创新打造一批成渝地区双城融合的活动品牌、赛事品牌、营销品牌和旅游品牌,推动落地一批国际性、全国性的时尚消费业、文化创意业、现代服务业、旅游服务业的高水平论坛、活动及赛事。

引进一批国际品牌。202011月,川渝两地将共同申办2032年夏季奥运会的消息已官宣,着力打造具有成渝独特印记和文化特色的奥运会,提升成都、重庆体育的国际影响力和全球竞争力。以此为契机,积极引进其他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赛事、论坛、节、会等品牌在川渝落地。
   
二、营销协同,引领新消费

推出川渝文旅新产品,创造消费新场景。注重两地文旅资源融合,打造一批巴山蜀水融合旅游精品,设置新的旅游线路及产品。推出如川菜+火锅春熙路+解放碑九寨沟+武隆长江溯源之旅大足石刻+安岳石刻川渝红色旅游线等一批创新旅游线路,延长外地游客旅游时长。

推出双城消费券、折扣券、抽奖券等形式消费福利,促进双城同期消费。将两地景区、景点、收费文旅体项目门票等的整合创新营销,如当期凭成渝飞机(动车)票、高速公路过路费凭证等两地交通记录,可在景区、景点、收费文旅体项目、酒店民宿等地消费享受减(免)优惠。川渝地区外或境外游客,同一旅游周期内可在成都、重庆两地享受各项消费的折扣、减(免)等优惠。
   
三、产业协同,建设双飞地

联合建设双飞地,实现成渝地区产品共通、产业共融、品牌共创、利益共彰。以优质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为目标,建立良性机制,构建畅通渠道,聚合产业资源,点面结合,产业结对,在顶层设计、产业更新、宣传推广、活动赛事等领域协同创新,成为引领成渝双城文旅发展的重要抓手。

构筑双城智力飞地。引导和支持四川美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等众多专业院校的跨区发展,争取在四川设置四川美术学院分院、在重庆设置四川音乐学院分院,开设具备国际特色的应用艺术专业,让文化艺术同产业市场结合,将川美、川音等院校在人才培养、理论研究、艺术创作的资源优势与两地在创意表达、市场转化、产业落地的优势融合,成为成渝双城文创产业融合发展的驱动源。

构筑双城商贸飞地。支持两地商圈融合,共创特色消费场景。太古里、IFS是成都的时尚代言,百年春熙引领成都三千繁华。解放碑号称西南第一商业街,引领重庆一代潮流。建立成都市锦江区与重庆渝中区购物融合路径,将太古里、春熙路与解放碑联合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重要的时尚消费目的地。在解放碑设置四川造产品专营区,在春盐商圈建设重庆造产品专营区,增强商圈的商贸融合,组成双城最强CP

构筑双城消费飞地。推动锦江区与渝中区、阿坝州与武隆等结对发展。推出诸如春熙路+解放碑宽窄巷子+洪崖洞”“九寨沟+武隆大足石刻+安岳石刻等一批产业结对示范区、示范项目和创新产品,推出一批双城协同的新消费场景,实现区域引领,两地产业协同发展。

四、政策协同,服务一体化

推动成渝两地在社保、医保、公积金、公交、政务等公共服务体系的互联互通互融发展,实现双城一体化服务,展示双城旅游形象,最大限度便利双城民众和外地游客。

两地行业主管部门牵头,推动实施类似于一机在手、遨游川渝的川渝旅游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依托此平台,大力发展数字文旅新经济和沉浸式体验业态,借助区块链、5G、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手段,积极发展在线导览、虚拟旅游、线上展览等数字文旅经济。支持彰显成渝地区生活美学的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式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的夜游体验、夜娱文创、夜秀演艺等消费新场景建设,塑造川渝文旅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