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公党员廖丹:我是一名律师,更是一名人大代表

来源:南充日报    日期:2020-07-04   人气:316

见到廖丹时是515日,周五,虽已是下午6时,但他完全没有下班的意思,不停地忙碌着,还有条不紊地安排周六、周日的工作。作为南充市人大代表、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四川助民律师事务所主任……多个社会身份、多重社会职责,让忙碌成为了他的生活常态。

 

廖丹走访群众

不忘初心   10余年履职尽责不停步

在众多社会身份中,能成为人大代表最令我自豪。廖丹告诉记者,他从事律师行业29年,与各行各业的人接触甚多,能带着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为民发声,是他最大的梦想。

2006年,廖丹当选南充市第四届人大代表、顺庆区第四届人大代表,并连任市、区第五届、第六届人大代表。10余年间,他不忘初心,积极履行人大代表职责。

不留情面,敢说真话。熟悉廖丹的人这样评价他。为替群众发声,他以人大代表的身份参与南充市《阳光问廉》大型电视、电台问政节目。2019年夏的一次《阳光问廉》节目以坚持问题导向、紧盯100件大事、强化监督问责为主题,聚焦全市项目攻坚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廖丹作为人大代表坐在观众席中。看到部分部门在脱贫攻坚、项目建设、污染防治中暴露出的问题,他在点评环节直面问廉对象,询问原因和解决方案。这些问题是群众关心的问题,我希望替他们问出一个答案。廖丹说。

此外,自任人大代表以来,廖丹积极参与地方立法,参与制订了《南充市城市道路车辆通行管理条例》《南充市物业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热心公益服务,通过多种形式为民众释法解疑,积极推动南充普法工作,以实际行动履行人大代表职责。

助力防疫   用法律咨询守护人心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廖丹一直在践行着人大代表、法律工作者的职责,积极为群众开展普法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初,在政府下达社区、小区、感染区强制隔离措施和市场管控政策后,个别群众低估疫情严重性,不戴口罩、扎堆聚集、不听劝阻……面对这些问题,廖丹通过自媒体、微信、QQ、电话、政务服务热线、广播电视问答等渠道普及法律知识,宣传法律政策界限,号召群众积极配合防疫工作。

随着疫情的发展,对经济社会影响逐步显现。合同无法按时履行怎么办?”“延迟开学,父母复工后孩子由谁带?”“延迟上班,工资怎么发?”“受疫情影响不能休年假和春节假期的职工,工资如何发放?”“在上班期间感染新冠肺炎算工伤吗?”……那些日子,从早上7时到晚上12时,廖丹的电话、短信、微信、视频铃声就没停过,他细致耐心地为群众提供专业法律意见,为群众的困难提出专业的法律分析和解决方案。

廖丹说,作为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他将一如既往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同时,针对疫情防控期间暴露出的问题,将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大基层普法力度,让法治意识入脑入心,进一步增强群众法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