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支持民主党派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要求更好履行职能”。今年5月,中共中央颁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的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中央第一部全面系统提出关于支持民主党派加强参政党建设的文件,明确了新时代参政党建设的方向和路径。
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也要求各参政党加强自身建设。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发展民主政治的迫切需要,也是民主党派提高履职能力的现实需要和长期任务。为此,我们要强化政治学习,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政治坚定;要强化政治引领,把好建设方向,开展主题教育,加强思想引导,丰富宣传活动,夯实政治共识;要强化政治能力,做到组织坚实、作风优良、制度健全;要强化政治担当,发挥职能作用。
作为中国八大民主党派之一的中国致公党,是以归侨侨眷中的中上层人士为主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致力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回顾中国致公党90余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致公党萌芽于华人华侨的爱国情怀,产生于近代广大海外华人华侨的报国革命,发展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自觉投入革命建设发展的兴国实践,具有爱国、革命的光荣传统,是自觉投身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祖国统一的一支重要力量。
“不忘初心,致力为公”,是致公党践行新型政党制度,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十九大精神的准绳和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型政党制度是一个有根有魂的制度。有根,在于这个制度是植根于中国的历史、社会、文化土壤之中的。有魂,在于中国共产党一向秉持多党合作建立之初心,不断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一起不懈发展出更广泛、更有效的民主。
承前启后创伟业,继往开来写新篇,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必须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必须加强思想引领、凝聚政治共识。
一、思想政治建设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需要,是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也是更好地履行参政党职能的重要措施。
致公党成员由归侨﹑侨眷和与海外有联系的代表性人士﹑专家学者组成,既有社会主义劳动者和社会主义建设者,又有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既有文化界、教育界、科技界、医卫界人士和政府、司法机关等部门工作人员,还有公有制经济的经营、管理人员和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具有鲜明的“侨”“海”特色,成员分散,不容易集中进行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建设靠的是全体成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既不能单纯说教,更不能放任自流。应以疏引为主,增强思想政治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注重人文关怀,深化政党意识。应以活动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把思想政治建设融入具体活动之中。
二、组织建设
各民主党派不同于中国共产党,其组织管理较为松散,普遍缺乏对成员严格的组织约束。所以,加强组织建设一要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借鉴中共好的做法,以中共为师,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的领导力、凝聚力、执行力。二要高质量推进党员发展,按照中共中央统战部已经出台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主义参政党建设》等三个文件精神,着重提高党员发展质量,保持致公“侨”“海”特色。三要做好代表人士发现、培养和推荐工作,为他们的成长铺台阶、搭舞台、压担子,让他们得到多渠道、多层次、多岗位的实践历练。四要创新基层组织活动形式,“支部是根,会员为本”, 仅仅靠少数代表性人士发挥作用和专职干部开展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应该以基层支部(总支)为依托,齐心协力,上下联动, 增强基层组织建设活力和凝聚力,强调支部建设贵在坚持,久久为功。五要优化组织机构配置,通过综合分析成员数量、行业、年龄、工作单位、骨干成员分布等情况,按照有利于组织活动开展及成员履职的原则,调整基层组织设置,优化基层组织中老、中、青三代结构,建立党员数据库,按照“参政议政、社会服务、民主监督”职能,对党员综合能力进行分析,坚持质量第一,为基层组织建设和履行职责奠定基础。
三、履职能力建设
打铁还需自身硬,民主党派虽然成员数量少,但“声音不能小,作为不能少”,应当肩负起社会责任,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致公党作为联通“侨”、“海”的桥梁和纽带,更应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同海外和港澳台同胞的联系,以兴国利侨为海外联络的着眼点,成为凝聚侨心的渠道、汇集侨智的载体、发挥侨力的平台。以促进民生为社会服务为落脚点,积极开展智力扶贫,切实参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为经济发展和祖国统一贡献更大的力量。
成为一个高水平的参政党,必须有一批优秀党员作支撑,应当鼓励基层组织成员立足本岗位,开展参政议政,同时做好参政议政成果转化工作,服务经济、科学、文化建设事业。具体来说,一是要把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首要的政治工作。二是要把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与履行参政党职能相结合,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三是要认真学习研讨,相互交流,提高履职能力。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把学与做、知与行结合起来,做到学用相长、融会贯通。
四、作风建设
作风建设是参政党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直接反映参政党的精神面貌,影响参政党的履职成效和水平。加强作风建设,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加强政治定力和执行能力,要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中共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要把握政治方向、坚持政治原则、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化政治意识、勇担政治使命。加强作风建设,领导重视是关键、规章制度是保障,文化建设是动力,人才队伍是根本。
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要有新作为、新举措。要营造恪尽职守、服务大局、踏实工作、团结和谐、务实进取、勤于学习的良好局面,要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作为每一个支部成员,要激发动力,把工作视作展示才华、提升能力的最好平台,努力达成自己实现人生理想的心愿。要提升状态,要努力做到敬业、主动,有激情、有效率、有质量、有创新、有奉献。要严肃纪律,坚决严肃政治纪律、组织纪律、上班纪律。要优化环境,切实营造风清气正、团结协作、亲密和谐的工作氛围。要敢担责任,不忘初心,致力为公,将责任心转化为行动力。
五、制度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把建立和健全各项工作机制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保证,使思想政治工作有的放矢、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应当参照中国共产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和方法,建立、完善适合致公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制度和内部监督制约机制,要进一步制定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不断提升工作科学化水平,形成用制度管权、靠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运行机制。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不仅是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也是致公党人的指路明灯。“凡议国事,惟论是非,不徇好恶”,这是参政党应有的担当。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论述,充分发挥侨海优势,助推“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人才交流合作,深化对外联络工作内涵,努力做好侨海大文章。要高质量推进组织发展,加强干部培养和推荐工作,积极稳妥开展党内监督,大力加强作风建设,进一步提升自身建设水平,努力提升创新能力,增强建言实效,促进工作成果转化。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致公党必将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