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发生后,牵动着全省广大致公党员的心。自1月22日以来,我省党内多位专家和党员已分别就暂时关闭公共场所、取消铁路民航等退票费、大城市暂时取消私家车限行减少公共交通等提出近20条建议,体现了致公党员在关键时刻忧国忧民、力谏真言、勇献良策的使命担当。
充分利用校舍等闲置场所建立临时性留置观察和隔离场所的建议
致公党四川省委医疗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张建新:
当前,各省发生驱赶武汉人员,与来自武汉人员发生冲突的事件时有发生,这可能引发群体性的维稳问题。同时,随着疫情的进一步发展,对隔离、留置观察场所的需求将可能大幅增加。
为此,建议我省未雨绸缪,做好留观、隔离场所的预案。目前正值学校放假期间,中学校学生宿舍空置,可以利用空置的中学校学生宿舍进行留观和隔离。
每个乡镇利用中学校建立一个留观场所;
建立留观场所与乡镇卫生院的协作机制;
每个区(市、县)利用中学校建立1-2个留观场所、一个隔离场所;
建立留观和隔离场所与疾控中心的协作机制;
做好留观和隔离场所的消毒和生活保障机制;
建立区(市、县)疾控中心对全区域的留观和隔离的指导和监督机制。
关于尽快扩充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疗资源的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四川省委副主委、西华大学副校长郑鈜,致公党省直七支部党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张虎:
此次源于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我国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损失,为尽快控制此次疫情,特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扩充相应的医疗资源:
第一,立即积极拓展新的医院病床。目前积极建设的火神山医院和筹建的雷神山医院仅有2000余张床位,且需要一段时日才能建成投入使用,因此即使到时建成也很可能不能满足疫情发展需要。为此建议,立即积极拓展新的医院病床,更多容留疑似患者。各大医院应尽可能将其他科室的床位压缩,增加救治肺炎患者的床位。同时建议对临床科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以便加入加强抢救队伍。
第二,尽可能改革检测和确证机制。建议迅速批准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的临床应用和批号,并且尽快将确证病例的权力下放到各个大的三甲医院,不用统一到省级疾病防控中心(CDC)。
第三,尽快完善医疗物资补充和调度体系。建议对防护物资和抢救医药等实行特别保障制度,并在每一省建立物质资源储备库,相关物资资源进行全国范围内调度和配给,相关物资加强生产和进口,以保证各大医院的医疗物资资源支撑。
关于妥善处理疫区废弃口罩的建议
致公党成都市委委员、致公党成都市委医疗卫生支部主委杨波,致公党四川省委委员、致公党四川省委农业委员会副主任葛巨龙等:
当前全国人民正在积极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口罩被大量使用,初步估计未来将有按亿计的废弃口罩。在疫区使用的口罩,属于医疗废弃物,应有严格的处置程序。其中就有可能带有新型冠状病毒或其它致病因子,在垃圾清运处理过程中污染垃圾桶和运输车辆、传染环卫工人,进而扩散,风险极大。
建议:
1.广泛宣传使用口罩的正确方法,号召各家庭自备一个专用废物袋,用于统一回收废弃口罩。居民外出回家对使用后要丢弃的口罩,建议用开水烫淋后放入专门的废物袋,每天将该垃圾袋投入小区或者附近专用的废弃口罩回收垃圾桶。
2.在每个居民小区、公共场所水厂(商场,公园,旅游景点等)入口处、医疗单位入口处,设置专门的废弃口罩垃圾桶,收集市民丢弃的口罩,统一回收处置。
3.医卫部门会同环卫部门等积极倡导,布置安排,并通过新闻媒体发出号召,动员疫区广大居民共同行动,为了大家的健康,为了防控新冠状病毒疫情,养成良好的习惯,不乱丢弃口罩。
关于暂停陆生野生动物交易等行为,掐断新型冠状病毒新来源的紧急建议
致公党四川省委委员、致公党四川省委农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生态学学会会员、成都观鸟会理事长沈尤:
我国在严肃应对疫情、坚决战胜疫情的同时,应迅速采取更加果断而有效的措施,在掐断现有病毒源的同时,立即暂停陆生野生动物的交易、食用、商业表演等行为,以防止可能出现的潜在新毒源。建议如下:
一、由国家林草局牵头部署对国内所有存在野生动物售卖的市场和场所进行管控,暂停一切陆生野生动物(包括来源于野生的兽类、禽鸟类、爬行类、两栖类等)交易行为。由市场监管部门牵头,暂时叫停宾馆酒店、乡村旅游和餐饮经营场所的一切陆生野生动物食用行为。卫生防疫部门对交易市场和场所内的野生动物进行检疫,对带病个体进行无害化处置,对带病场所进行消毒隔离处置。网络管理部门关停一切网络售卖野生动物和野生动物制品的网店和通道。
二、暂停野生动物驯养场所的对方开放,对场内全部动物进行疫病检测,发现有带病个体或群体,即刻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对场所进行严格的消毒。暂时关停所有利用野生动物从事观赏性表演的活动场所,对场内动物进行疫病检测,发现疫病携带个体或群体即刻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场所和场地进行严格的消毒。
三、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有效的宣传教育方式,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和野生动物资源利用观,杜绝餐桌上的陆生野生动物,告别不安全的野生动物接触方式。宣传教育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做到重点区域、重点人群的全覆盖,做到短期宣传与长期教育的有机结合,切实改变人们不正确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的观念和行为。
四、加强制度建设。国家应制定更加严格的野生动物利用和管理的政策和法规体系。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组织相关专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涉及野生动物资源利用的相关条款进行审查和评估,存在疑点和漏洞的应及时修订和完善。地方无野生动物保护和野生动物资源利用法律法规的尽快制定并颁行地方野生动物保护和野生动物资源利用的法律法规;已有法律法规的,要对现有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和完善。
建议全国各地立即为湖北疫区在外滞留人民群众建立安全、温暖留滞观察保障体系
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经济学博士、致公党四川省委参政议政委员会委员尹响,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致公党员杨继瑞 :
目前全国各地出现了“谈‘鄂’色变”,拦截、围堵湖北车辆及滞留在外疫区群众,以及酒店、餐馆、民宿等服务场所拒绝服务来自湖北疫区群众等事件。要立即为湖北疫区在外滞留人民群众建立安全、温暖的留滞观察场所及保障体系,具体如下,以供参考:
1.全国各地每个区县均需指定专门酒店为隔离留滞观察区,有效引导当然仍然滞留在外的湖北疫区人民群众前往指定酒店进行为期14天的隔离留滞观察。
2.各地要做好专门隔离酒店的生活保障服务工作,免费为被隔离留滞观察的湖北疫区群众提供安全、舒适、清洁的住宿、餐饮、网络、取暖、洗浴等基本生活服务及心理健康服务。
3.在各社区、高速公路服务区、火车站、机场等地的显眼位置贴出相关通知告示,各地移动、电信、联通等通讯运营商也要通过短信告知,通知上要明确专门隔离留滞观察酒店的名称、地点和接待电话、微信等联系方式。
4.要安排指定发热救治医院与专门隔离留滞观察酒店无缝对接,酒店要安排救护车和医疗人员,一旦出现相关症状的客人要及时送至指定医院。
5.全国各区县要安排心理医生对隔离留观的人民群众进行适当心理疏导。
6.各地要做好关于湖北疫区在外滞留人民群众隔离留滞观察救助的财政保障。财政困难区(县)可向上级中央、省、市财政申请专项救助资金。中央、各省、各市(州)要立即设立相关专项救助资金。
7.各区、县及相关社区可向社会公布社会捐赠方式,调动全社会资源对湖北疫区在外滞留人民群众进行救助。
尽快开展对因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封城”地区人员的心理危机干预
四川省政协委员、致公党四川天府新区成都支部党员高善峰: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导致湖北武汉、鄂州、黄冈、赤壁、仙桃、枝江、潜江等多个地区“封城”,给当地人势必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为了帮助上述地区民众在“封城”状态下能保持一份正常的生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和减缓灾难的心理社会影响,促进后期心理健康重建及维护社会稳定,建议国家相关部委整合相关力量,帮助湖北地方及时对“封城”这种封闭环境下的人群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针对目前不能够面对面进行干预,建议如下:
一.开展以音频、视频、微信等为主的远程干预模式,评估、干预、教育相结合,提供灾难心理救援服务。通过在中央电视台相关频道、湖北电视台相关频道、部分新媒体播出相关心理危机干预的节目,进行宣传、干预。
二.尽早确定干预的目标人群。可将本次疫情的心理受灾人群分为三级进行干预:第一级人群为肺炎死亡者家属;第二级人群为与第一级人群有密切联系的个人和家属;第三级人群为从事救护的现场工作人员、帮助进行感染康复工作的人员或志愿者。
三.尽量进行灾难社会心理监测和预报。尽快确定干预地点、确定干预对象的分布和数量、制定危机干预实施方案;联络、了解所要干预社区、各家医院、住院治疗人员、死亡人员家属分布和安置情况,制定具体的干预流程和路线。
四.尽快编制、印刷有针对性的心理危机干预评估工具和相关宣传资料;尽快对“封城”地区精神科医护人员进行危机干预知识培训,扩大人力资源;
五.通过心理危机干预团队制作减缓压力、心理疏导的小程序、APP等,发送到“封城”地区人群的QQ群、微信群、工作群、同学群、朋友群等,发挥社会支持系统作用,减少孤独和隔离感,促进形成肺炎过后的社区心理社会干预支持网络。